查看原文
其他

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 | 《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》习俗季

2016-02-08 央广新闻


古人云:“习俗移人,贤智者不免。”一衣一帽、一器一物、一字一语,凡此种种,群起而随之,谓之“时尚”,渐成习俗。中国几千年文明流淌,传衍出繁花似锦的习俗礼仪,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区域内,很多习俗变成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和规范,甚至是道德与法律的基础。然而,随着自然环境、社会观念的变迁,一些流传于民间的习俗正渐渐消逝,其间承载的文化意味和民族精神,也在消散,令人扼腕!
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别奉献《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》,这一季眷念习俗,我们将探寻古老习俗的悠悠余韵和时代心声。请看习俗季第一篇:《新桃换旧符》。



年画,起源于先秦时期的桃符,不仅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新春期盼,更是民风教化的重要载体,就象是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。今天,年画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,这部流传千年的书还能继续传承吗?


春节,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。伴随辞旧迎新的喜庆,五彩纷呈的年俗,寄寓着欢乐祥和,绵延数千年。

童谣:二十三,祭灶官;二十四,扫房子;二十五,磨豆腐……


老林:欢迎欢迎,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就是过年了……


腊月二十三,过小年,辽宁的气温零下20度,抚顺章党镇营盘村的老林一家,请出灶神年画,开始了喜迎新春的第一个仪式。


老林:咱把今年的灶王爷贴上,按规矩应该是晚上时间贴,八点多到九点之间。灶王爷供在东墙上,东为大。现在像我家这样年年祭灶神的已经很少很少了,一个村子也没有几户……


老林:现在开始拜了啊!灶王爷本姓张,骑着马跨着枪,来年多给我们带回钱和粮!保佑我们全家人过得平平安安,富贵有余!


记者:小朋友,你知道这上面画的是谁吗?
女童:知道,是灶王爷爷。
记者:为什么咱们过年要贴灶王爷爷?
女童:因为灶王爷爷保佑我们来年平安吉祥。


 

祭灶王爷图


灶,对农耕为本的华夏民族有着特殊的意义。千百年来,人们在灶火的映照下,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。在远方游子心中,灶火升起的地方,就是家的方向。不管在哪儿,过年时贴一幅灶神年画,牵连的是家族亲情,也是新年的祝福。


而在千里之外的江南水乡,呈现的是另一幕独特的年画风俗。


湖州南浔古镇


桑蚕之乡湖州,每年新春,养蚕农家都要贴“蚕花年画”,为自己一年的劳作拉开序幕。但今天,这个场景很难见到了。


当地民俗专家倪水根,想找一户仍然 “贴蚕花、祭蚕神”的人家,一直不顺利。


年画《蚕花娘娘》和《猫蝶富贵》


倪水根:这个就是《蚕花娘娘》的年画。每年腊月十二是蚕花娘娘生日,这天要祭拜一下,期盼明年栽桑养蚕能有一个好收成。这个年画叫《猫蝶富贵》。上面有两只小猫,养蚕人家就是怕老鼠,因为老鼠要把蚕宝宝吃掉的,所以贴这个年画以后,老鼠就不进来了。


中国的上古先民把五谷播种、收获的周期称为“年”,殷商甲骨文中,“年”字由“人”字与禾苗的“禾”字组成,意思是丰收之后、农人载谷而归,过年,象征着又一个劳作季的开始。年画,起源于先秦时期的桃符,辞旧迎新之际,人们把桃木板悬于门外,刻画神荼、郁垒两位神将的形象,祈福避祸。

童谣:门神门神骑红马,贴在门上守住家。门神门神扛大刀,大鬼小鬼进不来。


年画增添喜庆,也传承着传统文化。忠义千秋的关羽,恪尽职守的秦琼、尉迟恭,教子有方的窦燕山,这些喜闻乐见的人物形象,以年画的方式,辗转于千门万户的方寸之间,它所表达的道德伦理,也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。


尹国法:这个就是岳飞,岳飞讲的是忠,还有义,因为他爱国。


尹国法,43岁,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大师,天盛年画老店第五代传人。


尹国法:每个画都有一个故事,每个画都有一个典故。财神就有五个:范蠡是智慧,比干没有心不会贪,赵公明没有眼不受世间诱惑,关公是义,岳飞是忠。一张画短了可以说几分钟,说长了可以说一两个小时。都是有文化的,非常有意思……


中国的传统教育不仅来自学堂塾馆、圣贤书章,也来自民风教化的点点滴滴。承载祖先智慧的年画,也是文化启蒙的生动教材,就像是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。如今,这部书,该如何传承呢?


尹国法:过去在俺爷爷那个时候,一年卖70万张,寻常老百姓都要用这个东西。现在非常少了,只有老年人喜欢,五六十岁的。
记者:年轻人呢?
尹国法:他们不贴。中国自古以来成双成对,没有单扇门,而现在城市里都是单扇门,哪有双扇的?贴门神还必须贴一对,普通老百姓接受不了了,都是作为礼品、收藏品用。
记者:过年买的很少?
尹国法:也就不到2%吧。这个年过得真是没有传统了!有点遗憾!


天盛年画老店门口晾晒的年画 


时代在变,生活在变,年画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。但每当新桃旧符再度交替的时刻,深藏在心灵深处的记忆仍会顽强地袭来,牵动起遥远的思绪。


春节前,在湖州善琏镇含山村,倪水根终于找到了还在贴“蚕花年画”的人家。


蚕娘:欢迎欢迎!这就是我家的蚕房,这些是养蚕的工具。
记者:这个年画就这样贴在蚕房门上是吧?
蚕娘:是的
记者:贴的是蚕花娘娘。
蚕娘:这也是一个蚕房的标志。


沈虹,45岁,爱人在镇上工作,她留在家里养蚕,年年都要贴蚕花娘娘。


蚕娘:确实不多了,就几家还在搞。
记者:为什么别人家都没有了,你们家还在坚持?
蚕娘:这些都是老一辈传下来的,我爷爷传给我爸爸妈妈,现在就传给我……


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

——王安石《元日》


新闻多一点你了解传统木版年画的制作吗?


记者采访时用镜头记录下了传统木版年画的制作画面


木版年画制作分为雕刻和印制两道工序。雕刻的第一块板,刻出画作的线条,称为“线板”,再针对需要上色的不同位置雕出八块色板。印制时,线板上黑色,每块色板上不同颜色。每印好一种颜色,都需要挂起晾干后再印下一种,称为“九色套印”。一幅年画制作下来,要刻9块板,上9遍颜色。图片中,左上和右下就是雕刻线板的画面,线板是画作的基础,最为费工,一位熟练的老师傅雕一块板也要一到两个月的时间。


记者手记正在消逝的不仅仅是习俗徐 强开封朱仙镇,冬日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影,斜照在岳飞庙旁的一家小店,43岁的尹国法正忙着在门外晾晒刚刚印制好的年画。自清代咸丰年间,他的高祖开创这家天盛年画老店,刻出第一块雕板算起,小店里尺刀飞舞、彩墨飘香,已经绵延了五代人、一百五十多个春秋。我们的采访就从这里开始。 朱仙镇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。在北宋盛世,这个地处汴京城外商路要冲的小镇曾经商贾云集、繁华似锦。时至今日,小镇早已不复当年的辉煌,但一砖一瓦、一草一木,仍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。穿行在古镇的街巷民居,堂屋里红艳艳的年画和大门上斑驳的门神时而映入眼帘。当年画离都市人越来越远,广大农村似乎还在固执地坚守着千年的记忆。此后的采访中,无论在林海雪原的东北农家,还是在冬雨迷蒙的江南村落,这种印象都会不时地倏然而至,浓烈而清晰。但尹国法却叹息一声:年画还在,文化没有了…… 这种对于过往的消逝充满惋惜的情怀,正是我们需要捕捉的,这种情绪也伴随了我们的整个采访过程。《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》预设了一种情境,紧扣时代脉搏,有怀念,有喟叹,有期望。做了近八年的行政工作,不免深陷繁杂事务,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参与这样大主题的采访,这次终于有幸有了这样一个机会,去近距离观照、思考一些耐人寻味的人和事。 在辽宁抚顺营盘村,我们和老林一家一起过小年。老林恭敬地把年画贴上,向记者反复叨念:灶王爷一定要贴在东墙,因为“东为大”。何谓“东为大”?古人认为,东是太阳升起的方向,寓意万物之始,因此,东方青龙为四象之首,地位尊崇。传统的民居院落中,长房长子一定住在东首第一间,以示一族兄弟之长。作为普通农民,老林不一定清楚这些,但“东为大”的文化符号,却通过年画的代代相传,强烈地印刻在他的心灵深处。我们也明显感觉到,了解这些的人越来越少了,在营盘村,像老林这样年年贴灶神年画的只剩几户,贴的位置也都走了样。按老林的话说:居然有贴在灶头上的,规矩都乱了! 浙江湖州,民俗专家倪水根想要找到仍然在贴蚕花年画的蚕农,也已经变得非常不容易,而这一习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还非常普遍。蚕花年画的代表性作品,除了用于祭拜祈福的《蚕花娘娘》,还有曾经作为蚕房标志的《猫蝶富贵》。猫能避鼠护蚕,是蚕家瑞兽,而画中的猫与蝶又谐音“耄耋”,配上富贵牡丹,在蚕事丰收之外,还寄寓家中老人长寿吉祥,百业兴旺。倪水根说,他本人都几十年没见过有人贴这种年画了。蚕桑文化是中国所独有的农耕文化代表,与蚕花年画相伴的则是传承千年的文化理念。但今天,即使是在蚕丝产量占全国十分之一的湖州,年轻人都外出工作,只留老人在家养蚕,蚕桑从农家主业沦为可有可无的补充,那些教化民风的文化内涵,更随着传统年画的消逝不复存在。 采访中,我们不断听到尹国法不由自主地叹息。在天盛老店,尹国法如数家珍地向我们展示了历代流传的上百个年画品种:有祈福世道清明、百姓安居乐业的《柴王推车》,有颂扬耕读传家、教子名扬的《五子登科》,有寄寓怀才得遇、事业有成的《飞熊入梦》……传统年画用白宣纸做底,九色彩墨套印,可以充分发挥作者的想象力,创作出品类丰富、寓意深远的作品。而如今市面流行的则是工厂印制的红底年画,由于底色限制,艺术表现力大为逊色,品种也只剩区区十几种。人们贴年画只看重年节的喜庆,传统年画的市场越来越小,来店里买画的多是文人雅客。尹国法说:过去,年画在民间普及文化;现在,只有文化人还在关注年画了…… 《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》是一种感性的记述,但其中蕴含的思考却是深邃的。新闻写作拓展到文化领域,是一种内容拓展与创新,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。有幸参与到这一精品工程的生产中,感触很多。广播生产趋向精致化,从采写到编辑,从制作到新媒体推送,每一个环节都按照精品的标准做,这已是久违了的事。这体现着创新,实际也是回归。


大家都在看↓

1552万人次!史上最大规模的广播新媒体互动,你见证了吗?


对比 | 看看古人如何回家过年!李白回一趟家要花掉三个月工资!


年货 | 中国人回家都带什么?这些最受欢迎…


策划编审:蔡万麟

记者:徐强、安健、李凡、陈鸣霞、李楠

播讲:苏扬

制作:初熙

摄影:安健、李凡、陈鸣霞

本期编辑:朱虹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